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学]

分类目录归档: [心理学] - 第2页

2016上半年回头看看

最近在看心理学的大学教材,起初动机主要是为了了解自身,以及能够了解他人。不过越看到后面,感觉研究人的心理也越有意思。

可能是成长的过程中,恰好遇到了一些正确且有恰到好处的信息,或者出于自身性格的亲和力;再看心理学这门教材时,发现尽管有时候自身走了错误的路,但至少有能够自己纠正回来。并逐渐养成某些看似很难的好习惯和好规律。

例如:

1,很多人都说我很多事情搞那么清楚做什么,你活着累不累。

2,试着反思过去

3,试着窥视未来

4,试着察言观色

5,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计划

6,有规律的作息和行为

7,设立底线,并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调整

8,改善自身心态的同时也在调整自身的一些行为。

 

 

实际上,通过以上8个方面的行动,这其实是加强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在日常行为中能够很好的做出一些反应和应对。我也庆幸,遇到一些问题时,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硬着头皮解决并得到了成长。

尽管通过学习心理学的书以后,自身的很多行为和想法,得到了一些说明,并且能够通过“规律性”的东西去评价行为的后果,但实际上最近心理还是在犯嘀咕;是该回头看一看了。

 

按照惯例,还是从工作、生活两个角度入手。

— 工作 —

1,可信赖人越来越少:

1.1 由于性格因素,导致原先可信赖的人在逐渐远离自身,且这些人本身原来就不是100%可信赖

1.2 公司环境混乱,导致大部分人心态发生变化

1.3 本来就没几个可信赖的人

 

2,对前途有所迷茫:

2.1 不理解现在做的事情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何作用

2.2 不确定的事情太多

2.3 领导层完全有意或无意不讲清楚意图,导致无头苍蝇状态

2.4 劳动力市场变化太快,有时候跟不上。所谓的“风投”太喜欢造势了。

 

3,过度消耗生命:

3.1 想学习

3.2 神经紧张,怕多休息或多娱乐一分钟,就被淘汰

3.3 想换一个环境

3.4 有所压力和追求

3.5 工作在消耗生命

 

4,总是在试图理解或揣测领导层的意思,但又不明白到底有没有必要,身心都很累。

 

— 生活 —

1,暂时没有进入正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硬着头皮去解决掉

2,缺乏良好可持续的规律或习惯

3,想要的生活和现在的状态存在一定的不对应或者不一致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最近应该在处于弥漫与焦虑中。或者把手头给自己安排的事情抓紧一点,或许能够更快的走出这种状态来。毕竟有一些事情其实已经规划好了,只不过还未到时候,加快步伐可以让时机提前到来。

 

2016-06-16 | | [心理学], [窥视自我], 思考, 编码技巧, 音视频_图像相关

2016上半年回头看看已关闭评论

【误区、精神、神经】精神和神经一直被混淆

一说到精神病和神经病,很多人都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早在读书的时候,我的生物老师就纠正过我们这个问题。

从生物的角度去看,神经是人的一种组织,用于对外界进行感受并作出传导的组织,部分神经还会参与作出相应的反应(人身上的动物神经回路和植物神经回路)。最明显也最容易理解的神经组织就是大脑,大脑内部主要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电子在撞击神经元的时候,神经元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或不进行反应。

而精神,只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换句话说精神这个概念比较偏向于宏观的概念。精神这个概念与一定的神经、心理有交集。

 

当说一个人有精神病的时候,那这个人不一定会存在神经上有病变。

但如果说一个人有神经病的时候,这个人的精神可能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6-03-09 | | [心理学], *生活*, 思考

【误区、精神、神经】精神和神经一直被混淆已关闭评论

【认知、行为】唤醒与注意的关系

前段时间,在和几个周围的聊天的时候,我偶然间听到了这样几种言论:

1,最近肠胃不是很好,就是在加班那段时间开始的,后面要注意一下身体了,不能蛮干了

2,最近总感觉没有什么成果,我并不是自甘堕落的人,所以应该是工作上的安排有问题

3,你们在用的这套框架是哪里来的?你都是负责维护代码的人,怎么连这套框架哪来的都不知道?

………

 

当听到上述几个言论时,我首先感到的是一种困惑和疑惑;怎么大家都往往这么容易下结论呢?而且我还能找出相当多的推理来说明,还有很多种可能性。况且结论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明显的因果关系。

今天正好正在继续看动机方面的文章,其中讲到高绩效、注意、唤醒有关的内容。下面对段话是关于唤醒和解释有关的方面一个简要概述。

===经不起解释的唤醒===
绩效理论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应对经不 起解释的唤醒问题(Neiss,1988)。有大量的研 究表明,当人们能够解释唤醒的来源时,唤醒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学上的意义,否则,则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Schachter Singer, 1962)。例如,我正在跑步,若我知道心脏为什么快速挑动,我就不再关注自己的心率;然而,如果我注意到心脏剧烈眺动,且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我会立刻开始寻找原因,并且会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人们通常倾向于通过当前起作用的动机系统寻求解释。若和恋人在一起,我会将高唤醒的表现归于处于爱河中。若手上的事情使自己心惊肉跳,我会将高水平的唤醒归于自己的恐惧。

 

可见,当人对唤醒的原因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人就会对唤醒造成的结果非常的在意。当人找到某个唤醒的唤醒源以后,大家就不会对该唤醒相关的事情太在意。

因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由于人对唤醒的解释会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和应对,假设当我们把唤醒的解释弄错了,那将会造成我们对源头判断的失误,由于对源头的判断失误可能会导致我们后续相关的思维和行为造成错误的结果(例如当唤醒源影响到我们的生存时,我们会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

要更应该重视唤醒源的解释是否正确。

2016-02-21 | | [心理学], [我的认知系列], *生活*, 思考

【认知、行为】唤醒与注意的关系已关闭评论

【心理学、体内变化】关于有氧运动

说一下有氧运动对心里产生的一些影响的理解。

— 生理变化 —

首先说一下跑步的生理反应,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讲述,在跑步的过程中会缓慢的释放啡肽和多巴胺(网上说法不一,有些说缓慢,有些说一次性,有些说大量)。

而啡肽和多巴胺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用来传递神经中的电信号。当神经递质数量聚集到一定量时,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

但由于啡肽和多巴胺作用的脑部区域(回路)并不相同,所以他们各自会对应着一种心理或者生理反应现象。

例如,啡肽会提高肌肉的兴奋,同时还会激活快乐方面的神经回路。而多巴胺则还会激活视觉、和想象有关的回路,这就是大家能感受到的所谓幸福或幻想。

在恋爱期的男女中,多巴胺的分泌会比普通人多出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恋爱中的男人会奋不顾身的原因之一。

 

— 心理变化 —

而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叫做习得和奖赏的理论。当在跑步的时候,由于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快乐,这其实就是一种奖赏;当这种行为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人就很可能会把这个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奖赏带来的一种新习惯的产生。

同样对于部分人可能在兴趣失落或者不悦的时候会采取跑步,因为他们知道跑步可能能够带来情绪的改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习得的行为。

 

以上就是我对有氧运动在心理上的一些产生变化的理解,由于是初学者,可能存在大量的偏差或者误解。

2016-02-15 | | [心理学], [我的认知系列]

【心理学、体内变化】关于有氧运动已关闭评论

【心理学、自我认知系列】开篇

这是一个开篇,最近正在看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但并非是那些应用类或者实用类的心理学的书。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这么几个:

1,建立自身对自身心里的一个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2,建立较为正确的认知能力,而这个认知能力主要是用于识别和处理,他人行为的原因或者表象。

3,不看实用或者应用心理方面的书籍,主要是这类书籍中被作者掺入了很多作者安排好的内容。很难能够让自身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我看的书更多的是大学教材或原理类书籍,以此尽可能的减少作者中掺入的一些善意或者恶意的噪声。

 

有句古话说的好“用进废退”;这么多年过来,有些我所坚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常常被人理解为“累”和“复杂”;实际上早在当初,我也走了不少弯路,确实把问题理解偏掉或者考虑复杂了,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行为是否值得!

但坚持了这么几年下来,我逐渐了解并习得一些自我调节、情绪感知和对事情预判断的能力,这种“甜头”是可意不可言的,显然我也希望在这方面加深一些了解。

毕竟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说的“EQ高的人能够把自身的IQ尽可能的发挥出来;而IQ高的人,未必能够把自身的IQ充分发挥出来”。可见心里活动对自身能力施展存在很大的影响。

例如一个IQ很高,EQ很低的人(称作:A)。由于IQ太高,这类人往往很容易被认为是“威胁”,因此如果遇到一个想要排挤这位高IQ的人士(称作:B)。B稍微一点激怒行为,就可以让A做出一些有损自身利益,而让B获利的行为。

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见,尤其是在我们大天朝更常见,所以加强自身心理建设非常重要。这就是我要看心理学方面书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对上述1和2原因的一个解释。

2016-02-15 | | [心理学], [我的认知系列]

【心理学、自我认知系列】开篇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