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4 月 2017
按日期归档: 4 月 2017

【个人感触】为了自己身体或许应该共同抵制“富士康”式的IT企业

  • 何为“富士康”类型的IT企业?
  1. 起薪低,靠加班工资拉高收入。
  2. 起薪似乎很高,但时薪低。
  • 先说说我的工作经历:

第一份工作在人力外包公司,被外派给睡地铺的传统行业的通讯商。加班很多,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9/10/6。起薪不高,晚上加班不给钱,但可以报销打车费,周末加班给一倍工资,五险一金按照最低交。一待就是2年半,后来离职。离职之处没啥感觉,办完交接手续后,休息的第三天开始,发现后被僵硬疼痛,整个人重感冒半个月,无法进食或进食困难(一吃东西就恶心),开始出现低血糖之类并发症;卧床近一个月,期间脸发黄但没有黄疸(排除肝炎)。身体体重减少10kg,医院只检查背,结论是劲膜炎。

当然可怕的还不只这些,还有毕业时体重只有76kg(168cm的高),在该企业时最重有100kg,离职时有82kg。可见亚健康多严重。当时我选择去这里,那是因为当时通讯还是很火热的一个行业。觉得就算做个外包也自豪。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选择去他们公司,主要是因为主观认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应该很平稳了,并且也受够了人口规模大的公司的政治文化。这家公司的好处就是不加班,但是混日子的人多,斗争也很厉害,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乌烟瘴气的地方。

第三份工作,相当于内部创业型公司,公司本身也没有什么制度,但缺点是离家远,上下班路程大约是2-3个小时。随着后续老板的小心眼和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在这家公司又再次体会到了身心同时疲惫的情况,加班+各种斗争。由于需要背负着一些责任,但是又没有实权,导致整个人压力巨大。身体体重狂飙,休息时间被各种占用,情绪不稳定等。后来受不了,换工作!

第四份,也就是现在的这份加班不常见,离家近(10km以内),公交直达,也可以走路(路基本是笔直的),不需要面对太多压力。下决心要减肥,然后骑车上下班,接着把手摔骨折。打着石膏上班,公司也没有为难我,打石膏期间公交上下班弄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取量。截止到今天用体脂称测量的结果显示,基础新陈代谢逐步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体制率有少许反弹但总体微幅下降,肌肉率总体微幅上升,水份微幅上升,内脏脂肪从20到18了,睡眠进入正常循环,情绪恢复正常。

  • 今天反省我自己:

看来工作的压力和节奏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变化,甚至影响到情绪,让我们变成不是那么友好的人。其实对于一些企业主来说,他们稍微放慢脚步自己不一定会死,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企业一起进来分蛋糕,正因为人太贪了!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因为说人贪就要说人的七宗罪。其中有一项就是傲慢,话如果说的不够”恰当“要么可能会被拥护者们喷,要么又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我得到的结论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为了让自己能多活一点,或许我们该抵制”富士康“式的企业。同时也不要随意把任何一家企业”神化“,因为企业又不是属于你的。

 

2017-04-29 | | [心理学], [窥视自我], *生活*, 思考

【个人感触】为了自己身体或许应该共同抵制“富士康”式的IT企业已关闭评论

【我也不想本末倒置系列】离家十多年

  • 为何我要写这篇博文?

可能是因为年纪的因素,有可能是无病呻吟,更有可能是我想去改变或者我无法改变的事和人。刚好现在有一只手骨折可以“闲”下来考虑一些事情。我走过的一些路以及当时的一些心态,似乎可以用几首歌来表达。所以每一个时期的描述,我都会带上一首歌。

另外,若你不知道我博客地址又能看到这篇博文,那么你可能是幸运的,也可能是不幸的,因为我是一个有选择性分享想法的人。

 

  • 简单说说我和我的博客!

简短介绍一下我,老家在云南一个小城市的,IT行业;我自己文笔并不好,但这个博客我坚持写了大约8年。一方面用来做我工作上一些技术的笔记,另一方面作为我定期回头看一看之前的一些经历,在心理学上算是一种思维整理和自我认知强化的过程。

我为什么会写这篇博文,因为通过这次摔伤和结合今年回家过年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来了,可能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会对他人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接下来我会按照我不同的观念期进行描述我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

 

1、烦躁、焦躁,想离开家出去看看(想飞 – 任贤齐)

从懂事开始,我就知道一件事,我和哥哥相比,我是相对受到溺爱的人。小时候我除了穿我哥的衣服外,我还会有很多新衣服,而我哥新衣服并不一定会比我多。小时候我很壮实,而我哥看上去还好,但是似乎身子比我单薄多了。在我是一个很调皮的人,也常常被邻居的小孩欺负,也常常被幼儿园和学校小朋友欺负,基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

老妈在我身上寄托的抱负有点多,五年级的时候由于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与遇到让我感到满脑疑问的老师,致使中学升学考试一塌糊涂,靠借读费进了重点初中。由于巧合,到了最复杂的一个班级,第一次发现原来除了学习世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初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老师们总是喜欢虚荣的国度宣扬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以及不管回到家还是去外婆家吃饭总是被作为典型说教,以及|恐吓式“吓唬导致很烦;当时电脑游戏正在逐渐流行起来,心思也渐渐不再学习上了。

刚好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哥考上了重点大学,读书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到他的前几届有人在外面读大学,然后留在外面,日子各种好过,各种体面和虚荣。那是我开始留意了读大学这件事,但念头归念头并未成为实际行动,一转眼到了考高中,考试结果不言而喻!去了职高读了半年,被职高的混混欺负,然后用200电话卡和老妈在电话里谈了一个上午,最后决定转学到重点高中。

到了高中,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我当时头脑发热想象的那样,现实给了我一重击:全班倒数前十。

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只是觉得有些丢脸,因为这所高中和我当时读的初中是同一家,因此有很多熟悉的面孔(老师和同学)。而我作为一个职高生转入的消息很快被几个好事又喜欢攀比的同学传开了。渐渐的,我就逐渐成为“熟人”眼中的反面教材,当时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但并未作出太多的实际行动。因为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化学和生物是我相对感兴趣也还算能学的进去的两门课。

在一次晚自习的时候,化学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我决定似乎要拿出一些实际行动了。从化学、生物入手,我将成绩逐渐提高到及格和更高的分,接着再从数学物理等其他科入手,高中三年级,成绩不仅在提升而且还出现了反超部分人的情况。

转眼要进入高三了,高考也即将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了我同学那借来的一本学生杂志(读物),有次我妈在收拾我的书包时看到这本我忘记归还的书,然后顺手就帮我订阅了一年的期刊。每个月总是有所期盼,盼着期刊的到来。期刊里面偶尔会说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外,多数会提及一些已经在读大学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人的轨迹。时不时的还会有一些成功学的鸡汤文在里面。

通过这本杂志,我越看越想“走出去”看看,非常想脱离这个枯燥和烦恼的环境,也想过上光鲜亮丽的生活;然后就到了高考。

那时候我们是先考试,再填支援。考完之后,我对自己的考分多少有一些数,所以报考的院校就划分在了二本和一专两个范畴。当时家里希望我留在云南,但由于受够了各种烦恼,所以我把支援目录手册周哦你和云南、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学全部剪下来烧了,留下了沿海省份和发展较好的内陆地区。

在和家里博弈的过程中,一方面坚定了意志,另一方面也做了部分让步。巧合的是第一志愿就被录取,接下来就开始了杭州和大学的生活。

2、社会这个染缸(为自己骄傲 – 任贤齐)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之前太烦家里唠叨,所以和家里做了协商。生活费每月500(2006年读大学),加之学校里的富家子弟也不少(发达地区的人收入较高,子女生活费普遍在1000或者更多)。所以一直过着穷学生的生活,当时心中一心想着如何进入社会赚大钱之类,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还是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考研,但最后还是无奈放弃了。

刚步入社会,成为社会廉价劳动力的我们(当时应届生工资在2000-5000,一般多数在3000左右。)

当时感觉各种自豪啊,大学本科毕业生(其实是实习阶段),还能养活自己,各种对生活的美好和向往接踵而至;但好景不常,很快就开始体会到了社会的复杂,工作上同事之间的各种勾心斗角;遇到事情各种的推脱和指责。加上工厂性质的文化渲染,让人很是烦恼和头疼。

当时心想:“不想在这个鬼地方呆多久”。所以转眼间就换了工作,新单位和之前的公司性质差别不大,但唯一的好处就是这家公司人口规模稍大一些,看似相对正规,各种制度和福利也相对健全。由于是刚刚换的工作,而且工资有了提升,环境相比之前好些,所以那一股自豪感又自然而然的冒了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在逐渐凸显出来,不过比起上一家公司来说的话,已经好不少了。

但由于工资上调无望,加之加班多的受不了,转而又换了一个工作,这次的工作工资有了小幅上调,但由于内部斗争过于激烈没有待太长就走了。

转而又换了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待的是最久的,也是最为矛盾的(在换工作的问题上),但最终由于老板的后宫式经营和部分勾心斗角,我选择了离开。现如今回过头去看,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屁事,以及老板的心胸狭隘,其实可能大家会好很多。

现在刚到的公司,由于时间还比较短,暂时不做任何评价。

可以看到,进入社会以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欲望。一个人对金钱的欲望,对名利的欲望,以及对地位的欲望。人的大部分时间也耗在这些地方,我的几次换工作也是因为他人的斗争而误伤,以及我对钱的欲望,想要快速证明自己。

这么几年下来学会了不少鉴别人和矛盾的方式方法,但我也失去了当初的那份纯粹的心态;现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好现有社会属性。当初觉得美好的事情(社会),现在看来那只是围城而已。

 

3、每次过年回家,同样的地方不同的画面(老地方 – 任贤齐、停止吧时间 – 姚光庭)

每年过年我都会回老家过年,随着这几年收入见长,以及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回家的次数也在增多。

过年回家,我都是采取最佳省的方式,即综合路费也要综合路程时间。就这样坚持了这么多年,到后来由于一些因素,我听到了家里人逐渐有反对我家过年的想法。

站在我的脚去看,这种反对大致分为几种:报复心理、觉得我傻、觉得我多事、其他。

报复心理,由于父辈们关系过于复杂,也过于简单。不让我回家过年的原因并非让我远离矛盾,最终还是想通过我不回家过年的行动让另一方得到一些教训而已。

觉得我傻,因为每次回家我都按照最佳省的方式,所以就会坐一些半夜的飞机,或者飞机转火车什么的。他们觉得过年回家一次就这么几天,还这么省会很累的。

觉得我多事,主要还是无意或有意的、被迫或主动的设计到了父辈们的矛盾来,导致矛盾多方有话柄可讲,有话柄可说。

其他,这个没必要多说。

我想说,正是因为小时候对家里环境的烦恼,以及读大学之后家里父辈们的层层矛盾,让我对老家时不时的产生了心理恐惧和阴影,这也是我不愿意回老家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大家都闹过去一阵子了,相对安静下来之后,我又觉得可惜。因为现在我需要随波逐流,努力维护好我的社会属性,如果再有所变动可能会体无完肤。

是什么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每年都要过年回家?是有一次我在杭州过年,以及一次回家过年不经意的看到外公外婆的变化时,我才明白回家过年的重要性。有一次和外婆打电话的时候,阿姨接过电话来和我讲电话,大意是:“你过年回来看一看吧,你外婆越来越矮了”。于是当年回家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就特别留意了一下外公和外婆,又留意了老爸老妈。

每一次回家过年,走进的是同一道门,但围在一起吃饭的人在发生变化着。小时候,外婆的兄弟姊妹们,还有父辈们,还有我们小辈们,我坐在一个并不是非常宽敞(60平米)的家里吃饭,后来外婆搬了大一点的家,还是同样的人围在一个更大的地方吃饭,那时候挤的我们小屁孩们只能坐在大门外的石头上吃饭。同样,我们几个大家子都会互相串门(去舅公,舅婆家吃饭一样)。

现在大家的物质条件在渐渐转好,但同样的一个客厅由于不需要考虑很多人作者吃饭的问题,正在被沙发盆栽填充着。过年的时候大家同围坐在餐桌前,似乎吃的都很香;但试试上缺少了家的味道!年迈的不是不能远距离活动就是要照顾子孙辈,或者还被一些矛盾和琐事困扰着。年轻一些的人,不是因为任性,就是由于某些借口而缺席。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的不再是哪里买的菜好吃,如何做才的问题;而是尴尬的气氛或者把社会上的属性带到家里来。“聚”成了空话和形式,互相躲着成了事实。

我看到的长辈

外公精神面貌大不如以前,有时就连喘口气都需要很大的力气,眼神不再像以前有神,给人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外婆的身子越发佝偻,外婆年轻时候有些发福,但近几年缀皮在逐渐增多(体重下降)。

老爸,头发白的更透,似乎快透明。小老头的样子日益凸显。

老妈,比前几年更老了。

舅舅,白头发也在增多,精神面貌大不如以前照片上的那个年轻

舅妈,通过外表就能看出年纪的变化

阿姨,给人浮肿的感觉

叔叔,见得不多,只是身子比以前单薄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越快的人,变化越大,衰老稍慢的人变化稍少一些。

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一部台湾的电影《亲爱的奶奶》。才真正的意识到什么叫做见一面就少一面的意思。所以,过年回家成了雷打不动,不管有多大阻力都要回家的一个必须行动。

 

4、(阿公 – 阿牛)

去年外公去世,我既不意外也非常意外。

意外的是,太突然,过年的时候才见面的。

不意外的是:

早在几次以前回家的时候,我就看出了外公病情的恶化。

在前几年,我实在不敢和其他长辈说太多我的一些看法,只能找我老爸说我的想法:

子女不合,最后倒霉的父辈。因为子女们有收入,父辈们还在习惯性的会或多或少的考虑子女的事情。所以最后大家反而会忽视了父母。

父母一生只有一次,那些矛盾的焦点无非只是一些口舌最多就是一张购物卡的价值,没了可以再挣码单父母没了能换吗?

还是尽量劝劝我妈,退一步不要太过于认真,一家人又不是外人!再说只要是身陷家庭矛盾的漩涡里,要说是谁的错其实很难,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问题。

随着近几年我工作忙起来,家里的脑顿我很少了解,家里也习惯性的让回避,所以很事情不得而知。

就在去年的时候,我妈突然说要来杭州,我感到非常困惑。说的非常急迫,而且价值哇噢宫身体不好,理应不该来杭州的,但考虑到外公身体可能有些新状况,她可能又因为这个事情和她的兄弟姐妹们闹矛盾了,所以处于环节矛盾的想法,帮他买机票来杭州。事实上我当时就很想问是什么情况,但由于工作上很忙,以及部分奇葩同事和他们项目上搅和到一起,烦恼不堪。所以就忘记了这个事情。

直到某一个周六,加班路上开这车看到舅舅打电话过来。停好车后会拨回去,听到的是舅舅哭着和我说外公不在了。起初因为他哭着我没听清,好几遍之后,我才听明白。当天上午订好我自己回老家的机票,接着就和老爸老妈说了这个事情。

晚上回家后,老爸老妈神色慌张,我就劝他们回家一趟,花了些口舌才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就回家了。

很可惜的是,回家的这段时间里,还是有着部分奇葩同事没有放过我(其中还有少部分人知道是因为我外公去世回家的)。所以这些人也被我牢牢记住了,实在没有办法,这事不能轻易的算了,你说呢?

 

5、欲望不止,对谁都一样!(30++ – 阿牛)

在维护社会属性的同时,渐渐的也有了部分积累。有时候就有了选择困难,刚踏入社会时,我需要赶快养活自己,心怀理想要干一番事业,随着对社会的认识增加之后,明白了什么样的难度是可以到达,什么样的难度只是徒劳而已。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没错,人就在本能与欲望之间分不清楚,生存是本能,欲望是本能与思维演化出来附属品。曾经觉得高高在上的事物,当能够达到时,有时人就会失去了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个人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渐渐的考虑问题就会趋于复杂,更多会去考虑事情的多个面。面临选择时就会存在舍和得,如果舍的部分并不是很重要时,自然不会形成选择困难;怕就怕“舍”的是重要的东西。

现在应该处于一个尴尬的,迷茫期。

 

6、父辈们!(还有我 – 任贤齐)

人之所以可怜,不是因为自己不思进取,而在努力挣扎时没有援手身处。人之所以可恨,那是因为当明确指出有问题的时候还是稍作收敛或尝试正面去理解。人所以可怜又可恨,那是当又援手伸出时,自己不做客观的去理解和分辨,过于主观、固执、思想不是正想和积极的,久而久之援手逐渐离去以后,遇到困难时自己又在挣扎;当周围的人想伸出援手之时,介于过去的经验均收手不伸。

人人都会老,人人就会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人的关系就如有一张蜘蛛网一样,每个人在这个网中属于某一个“节”,联系和维护着周围人的关系。如果某一个“节”没了,那有可能会发生关系网的变化。

正如之前提到的,子女不合苦的是父辈。因为子女小时候,父辈是家庭这张大网的主要两个“节”,随着子女成年,具备一定的行为和思维能力后,子女在这张网中“节”的作用会日益凸显,随着父辈活动空间的缩小,他们这两个“节”的功能会逐渐退化致仅仅是一种微妙的“粘连”的关系。如果子女之间的矛盾不断,甚至更大,会引发整张网关系混乱或者断裂;这事父母就能会增加活动,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把整张网拼会原来的样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父母中对这张网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家小时候,而子女成年之后,“节”的主力部分在发生了变化。

所以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要想让整张网回复正常,只有新主力”节”来构建新的连接,这才是最自然和正常的。

可惜的是,嘴上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首先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认知水平不一致(情商),每个人的诉求,树造的性格不同,所以要做到一直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一个组织者,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组织、控制、领导等词语被理解(解释)成了虚荣和面子,所以如果要选举一个组织或者领导者的话,这又会成为一个矛盾的焦点。

那要想恢复这张网到底是不是伪命题?不是,其实很简单也很难!对待家人时:

少将一些社会属性带进来,例、猜忌,勾心斗角,过于讲究原则,利益争夺。和我哥相处时,我偶然的实践了“难得糊涂”,在部分和钱、利益有关的事情上采取糊涂账的方式过去有,当然其实大致估计一下,最总还是我得便宜;但这也不要忘记,不是因为接着继续占便宜,而是在有能力之时如何让对方占一把一模一样的便宜。

这就是除了烟以外,吃的方面我买我自己的东西我势必会带上他的;对于穿的,我会让他自己看然后再买给他。油卡我充好丢在那,谁要谁去加油,没钱我再继续冲,他的保养车子,我开去做比他更贵的保养一样;吃一点小亏会换来更和睦关系。同样就像我最近骨折,他直接请假一周在家(当然也有他有点懒)。

如果不尝试换位思考,就没有换位思考的习惯。每天都是认为:“我的好就行了,我过的简单快就好了”。虽然你每天过得很好,但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假设的前提是明天也会像今天一样好。但如果在一张破碎的家庭关系网里,当你到你父辈那个年纪时,你会怎样?

因为我们小辈的环境是你们给的,你们教会的,我们模仿你们似乎也没错吧?

不过至少趁我们还年轻,似乎一切都来得及,最不济因为还有我们。

 

7、(外婆桥 – 任贤齐)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就一直在找各种反面教材。成功的例子并不能给人多少有用的经验,往往是那些失败的经验能够让人少走湾路。

我一直强调:用进废退。

我只是觉得年轻时候多考虑问题,以后会给我带来一笔财富。世上最难的问题我不认为是证明1+1=2,而是协调和处理人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风儿吹着树影摇
摇啊摇到外婆桥
想着我的好宝宝
亲爱的你是不是已睡着
月儿高高窗前照
想你的心飘呀飘
飘进你的梦里瞧瞧
姑娘想着她的花桥
我要带你到天涯海角
拜访春天向它说声早
管它漫漫长路路迢迢
爱的路上有我陪你跑
走过秋天向它问声好
就算漫漫长路路迢迢
你说好不好
雁儿飞过柳树梢
相思总是催人老
花儿含羞在偷笑
心事不说有谁会知道
心事不说有谁会知道

2017-04-04 | | [心理学], [我的认知系列], *生活*, now-way, 思考, 我也不想本末倒置系列

【我也不想本末倒置系列】离家十多年已关闭评论